根据年度工作安排,现启动2023年安徽省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网上申报之间截止5月29日。下面来看看具体的安徽省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申报条件、程序和补助额度,安徽省、合肥市、阜阳市、淮南市、宣城市、马鞍山市、铜陵市、亳州市、宿州市、安庆市、池州市、淮北市、滁州市、芜湖市、蚌埠市、黄山市、六安市有想要申报的,可以咨询小编了解。
1.项目申报单位原则上应为2022年1月1日前在安徽省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人才团队和科研基础条件保障,运行管理规范,科研及社会信用记录良好。
2.项目申报单位须有一定的研发投入。申报单位为企业的,2022年度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须达到或超过2%(以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A104000期间费用明细表为准,如企业有资本化费用须另附证明;统计部门数据做重要参考。);申报单位为科研院所、高校和三甲医院(含专科医院)等事业单位的,2022年度研发投入须达到或超过1000万元(以2022年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事业单位调查表中的JG1-08表等数据为准),军事单位因保密需要,可不提供研发投入材料。
3.2022年度社保为零或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企业所得税为零的企业原则上不得申报。因享受社保减、免、缓、退等政策导致2022年度社保为零的企业除外;因《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或税收优惠政策导致企业所得税为零的企业除外。
4.项目主持人应具有领导和组织开展创新性研究的能力,保证有足够时间投入研究工作,原则上应为申报单位在职人员,且为实际主持该项目研究的人员,如非在职人员,须由申报单位出具正式聘用合同,聘用时间须覆盖项目实施周期。
5.大胆使用青年科技人才承担重大科技任务,40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承担项目(课题)负责人和骨干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6.项目主持人年龄一般不超过57周岁(1966年1月1日后出生),院士不超过70周岁(1953年1月1日后出生),超龄一般不得申报,如确要申报,由项目申报单位申请并出具能确保项目可履约实施的承诺函(如返聘、延迟退休等)。
7.同一个项目主持人限申报1个省重大科技攻关专项或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或省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同一个项目不能同时申报年度省重大科技攻关专项、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和省重大基础研究项目。
8.放宽一个项目周期内企业申报省科技计划(专项、项目)数量限制,企业承担科技攻关计划(专项、项目)比例原则上不低于70%。项目申报单位应承诺本次申报的项目主要研发内容未获得国家和省级有关部门立项支持,以免重复立项、重复支持。
9.项目申报单位(高校院所系指内设学院或研究所)和主持人承担的省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近3年内有逾期未申请结题验收、撤销、不通过验收情况的,不得申报。
10.项目由多个单位联合申报的,应明确1个牵头申报单位,由牵头单位与各合作单位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明晰各方责任和权利、承担的工作任务、资金投入额度以及项目实施形成的固定资产和科技成果权益归属等。
11.申报单位、法人、项目主持人等责任主体信用记录良好,并就信用情况作出书面承诺。归口管理单位应分别在“信用中国”、“信用安徽”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责任主体信用记录进行核查,对列入实施联合惩戒限制期的责任主体不得推荐。
12.申报项目涉及被试和人类遗传资源的科学研究,须尊重生命伦理准则,遵守《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等国家相关规定,严格遵循技术标准和伦理规范。涉及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要遵守国家实验动物管理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有关规定,使用合格实验动物,在合格设施内进行动物实验,保证实验过程合法,实验结果真实、有效,并通过实验动物福利和伦理审查。
13.项目受理后,原则上不得更改申报单位和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后,申报材料中承诺的考核指标,将作为项目合同书明确的考核内容,原则上不予调整,项目承担单位须在规定时间内签订项目合同书。
14.在项目申报或立项管理过程中发现项目不符合上述条件和要求的,将取消其参加评审或立项资格。
1.项目实行不限额推荐,采取公开竞争方式进行立项支持,实施周期一般2-3年,从项目立项之日起算。
2.原则上每个项目省支持资金不低于100万元。鼓励企业牵头,联合上下游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组团申报重大基础研究指南项目,其中由企业牵头承担的项目,省在市(县)先行投入的基础上予以资助,项目总投入中企业投入不低于60%,省和市(县)分别按不高于20%给予资助。项目立项后,省财政实际资助额度少于申请额度的,差额部分由项目承担单位自筹解决。鼓励联合沪苏浙龙头企业或高水平研究机构开展协同攻关。
1.网上申报。项目申报单位登录省科技厅网站,进入“安徽省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按领域选择“重大基础研究指南项目”等,按要求填写申报材料。系统填报起始时间:2023年5月10日16:00后,关闭时间:2023年5月29日17:30,逾期不予受理。
2.审核推荐。各市科技局、各归口管理单位应强化主动服务,严格落实“最多跑一次”要求,积极指导项目申报单位按规定时间完成网上申报工作,并对申报单位填报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申报单位相关责任主体信用记录等进行审核,于2023年5月31日17:30前完成审核推荐,6月1日前将推荐文件和汇总表(一式两份)送(寄)至省政务中心科技厅窗口(合肥市马鞍山路509号,邮编 230001)。其中企业和市属及以下单位由各市科技局负责推荐;省属及以上本科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中央驻皖等单位直接向省科技厅推荐;国家和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依托单位为企业的由属地市科技局负责推荐,依托单位为省属及以上高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的由依托单位负责推荐。
3.材料报送。为减轻申报单位和科研人员负担,项目申报时先通过系统提交材料,待项目通过评审并公示后,再打印纸质材料由各市科技局或归口管理单位统一在公示后一周内报送至省政务中心科技厅窗口(申请表与相关证明材料一式一份)。纸质材料须通过申报系统打印,确保与电子申报材料一致。未公示项目无需报送纸质材料。
研究内容:研究高质量生物质纳米纤维素的工程化提取方法,开发系列面向航空航天等高技术领域的工程结构材料,以及成本和性能与现有石油基塑料产品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塑料替代材料,发展可工业堆肥及生物降解技术。
研究目标:实现十吨级生物质纳米纤维素的提取技术与工艺,开发若干种面向航空航天或深空极端环境应用的高强韧结构材料以及成本和性能与现有石油基塑料产品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塑料替代材料,实现可工业堆肥及生物降解。
研究内容:研发可持续纳米基元的宏量合成和可控组装技术,研究仿生结构/功能材料的跨尺度结构设计与构筑,探究仿生材料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探索仿生材料的规模化制备方法和工程化应用。
研究目标:发展2-3种高质量纳米基元原材料的宏量合成方法,建立3-5种复杂多级仿生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案和可控构建方法,实现2-3种具有重大工程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仿生材料的可控构筑。
研究内容:研究无机纳米材料表界面调制机理,探究提高晶格中声子群速和弛豫时间的方法,以及非晶材料中热载体的振动模式分布,探索热导率极限。
研究目标:获得常温常压下无机热绝缘极限材料,实现宽域温度范围(-40℃-1000℃)新一代隔热方案,循环热冲击寿命达5000次以上。
研究内容:开发全自动空间转录组成像分析系统,研发具有单细胞分辨率、可应用于脑和肿瘤等大体积组织的高通量空间转录组成像及大数据分析技术。
研究目标:研制商用高通量空间转录组成像系统,实现对大组织切片的亚细胞分辨率、基因通量1000的空间转录组分析。
研究内容:研究超宽频带高灵敏水声地波矢量传感技术,研究基于光子集成芯片的传感探头设计与及封装工艺关键技术,优化成列与矢量阵列技术。
研究目标:攻克基于光子集成的光电混合式水声地波联合探测技术,研制成功水声地波联合探测工程化样机,并完成规范化海试。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智能体的多模态反无人机系统技术和多无人机回波仿真技术,研究基于稀疏表征的高分辨微弱目标检测技术,研究雷达、无线电、光电等多模态数据融合探测技术,以及基于多模态数据的无人机目标自适应跟踪技术。
研究目标:实现对无人机目标的仿真平台构建,支持多目标、多行为的目标数据生成,基于稀疏表征构建目标检测框架,突破雷达物理孔径的局限,通过对多模态数据的融合,实现对无人机目标的鲁棒检测与跟踪,完成原型系统构建。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自主架构处理器构建虚拟硬件原型的关键技术,实现自动生成可扩展多尺度虚拟化仿真,研究基于仿真构件的虚拟硬件原型和基于统一硬件描述的支撑软件高效适配,支持基于仿真构件定义并自动生成虚拟硬件原型。
研究目标:支持利用主机多核资源实现并行仿真,并行仿真行为可重现、并行仿真速度与精度可调,实现仿真构件库,含自主架构DSP内核模型、处理器器件模型、低速接口模型、PCI和SRIO等高速接口模型,提供兼容自主架构处理器硬件及虚拟硬件原型的统一软件开发调试环境。
研究内容:研究不同应用场景下机器人伺服控制与半实物仿真控制系统的关键科学问题,研发机器人伺服控制仿真系统的底层架构,实现基于模型设计的各类型机器人开发系统平台。开发出多功能、可批量化控制系统产品,实现机器人国产半实物仿真与控制系统的规模化制备。
研究目标:实现快速原型控制功能,实现硬件在环控制功能,实现采用国产全志A40芯片替代国外高端处理芯片,实现一键式图形代码生成、编译、下载、在线测试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全尺度错逆流温度场与压力场分布特性,探索基于分布式参数的热质输运机制,基于超临界工质变物性特征的输热“短路”效应及影响规律,实现50MW级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设计。
研究目标:获取布雷顿循环系统输热“短路”预冷器、高低温回热器、中间换热器热力设计方法,换热性能精度偏差10%,功率50MW。
研究内容:研究动密封多因素耦合作用模拟分析方法,探索密封端面摩擦学特性、不充分润滑条件下高速动密封摩擦磨损机理、不充分润滑条件下密封端面微织构和结构参数对高速动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开发典型航空发动机动力传输部件高速动密封样机。
研究目标:获取不充分润滑高速动密封的性能评价方法,研发高速动密封样机,泄漏率、转速及使用寿命等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研究内容:研究行走机械快速高精度液压传动机理,突破液压传动压力、温度、位移、流量等多状态信息的高响应与精确感知、融合处理与集成传输等关键技术,研究传动结构优化与参数匹配关系,快速高精度控制策略及高压大流量液压元件精密加工与装配关键工艺,研制具有高可靠性特点的高压大流量液压元件。
研究目标:实现行走机械液压传动的高压快速高精度控制,额定压力,最高压力,驱动功率,运动精度和速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研究内容:研究超高压聚乙烯装置全寿命周期失效机理和性能演变规律,突破高强高韧超厚锻件材料成分与组织性能调控、基于寿命的结构强度设计、流量与压力精准控制、高可靠性动静密封等关键技术,开发出超高压聚乙烯反应器、超高压催化剂供料泵、超高压控制阀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