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不少领导、同事都开过这样的玩笑。”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董国海笑着说,“我是大连理工大学重要的解说员。”
董国海所在的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6年由国家计委批准筹建,1990年通过国家验收后被批准对国内外开放。1994年、1997年、2003年和2008年4次通过了国家计委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的评估。实验室下设有3个分实验室;水动力学实验室,结构实验室及抗震实验室。现有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其中港口、海岸和近海工程二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和“211工程”建设重点学科。
该实验室号称是海岸工程领域国内的“老大”。这一说法有两个证明:首先,该实验室是海岸工程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其次,在历次(二级)学科评估工作中,该实验室依托的国家(二级)重点学科都是第一名。
“正因为如此,在一定程度上说,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也代表了大连理工大学的科研水平。实验室开放后,从管理部门到兄弟单位,来调研、参观、考察、学习的非常多,我也跟着沾了光,成了大连理工大学一名解说员。”董国海说。
有一次,董国海的一位同学来实验室访问。参观结束后,这位同学半开玩笑地对董国海说:“你们号称是国内老大,我看了你们的实验室,不过有几个水池子、水槽子,你们究竟牛在哪里呢?”
这位同学对董国海的研究领域并不熟悉,基本上算是一个外行。但就是这个外行半开玩笑的一句话,却引起了他的深入思考:“的确,我们的优势究竟体现在哪里呢,又该如何继续发扬呢?”
其实早在十几年前,上级部门的人员来实验室访问的时候,有一件事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使他们发出了惊叹:那时出国留学的人才很多,但学成归来的“海归”并不多,高水平的“海归”更是凤毛麟角,然而当时的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却拥有着众多学成归来的青年才俊。“在当时的大工,良好的工作氛围、宽松的工作环境,是吸引这些人才的重要原因。”董国海说。
“在实验室,无论是在学术上、还是管理上,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有需求随时可以提出来,能满足的尽量满足。现在,这些当时的年轻人已经成长成了实验室的中坚力量。”董国海说,“以此为代表,我们最值得自豪的就是实验室科研队伍的豪华阵容,这是我们最强大的优势所在。”
目前,该实验室拥有院士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跨世纪人才3位、新世纪人才4位。
在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可谓是传统强院,也是该校的教学科研单位的第一梯队。而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土木水利学院的下设单位,由该学院的几个研究所联合而成。学校在讨论构筑大平台时,曾有人建议,实验室是否能独立建制?
“虽然这个建议不错,但是却并不可行。”董国海笑着说,“我们一旦独立出来,土木水利学院将失去所有的顶尖人才。”
目前,该实验室涵盖了水利和土建两个一级学科。水利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历次学科评估中都处于前列。此外,实验室还拥有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2个,辽宁省科技创新团队3个,校内科技创新团队6个。
“我们正在冲击国家科技创新团队,今年的希望很大。”董国海说,“我们的大平台建设已经初具规模。”
近5年来,实验室累计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200多篇,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在内的各级、各项奖励15次。
面对这样的成绩,董国海和他的同事们并不满足:“我们有了大平台,就要产生大成果。但什么是大成果?是国家一等奖,还是高水平的论文?”
在他看来,工程研究领域与基础学科研究不太一样,基础学科研究的成果基本上是以高水平的论文为表现形式,而工程领域研究如果只是发表了几篇不成系统的论文,即使这些论文的水平再高,也算不上大成果。
“在工程研究领域,我们要取得大成果,就必须承担大项目。”董国海说。在他看来,目前的实验室虽然也承担了若干重大项目,但他和他的同事们对实验室这方面的工作一直不太满意。
董国海认为,目前高校很多教授还侧重于基础研究方面,也更习惯于带领一个较小的团队解决相对较小的问题。而在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息息相关的大项目面前,这些团队需要进一步的整合,真正出现既有顶尖人才汇集、实现学科内部完美融合,又能在同一目标的指引下,对大项目从酝酿、构思、联系、策划到真正实现的整个过程都能起主导作用的大团队。
“实验室汇集了不少国内知名的中青年学者,但其引领作用还不够充分,运作大项目时,不仅是若干单位和科学家的合纵连横,还需要一个真正有实力、影响力和组织能力的科学家领衔,目前欧进萍校长领衔的项目实现了这样的理想模式,但我们还需要更多的项目,现在各位大将已经列阵,只待大帅就位了。”董国海说。(袁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