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彩票入口

Global supplier of film equipment
— 水处理膜涂布机 —

半岛彩票:10余年布局只为一张神奇的“膜”

  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2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浙江工业大学凭借“新型膜法水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也是浙江首次由双非高校主持完成的一等奖。

  记者注意到,在该项目的十余位主要完里,侯立安、高从堦、郑裕国3位院士名列其中。他们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膜领域真正“顶天立地”,实现国产自主可控。

  不太为人所知的是,一张薄薄的分离膜,涉及到多项高精尖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海水淡化、污水净化、废气过滤,到人工肝、人工肾,再到芯片制备……膜无所不在。

  传统膜分离面临诸多问题,如脱盐复合膜在设计上存在一定矛盾,往往脱盐率高了,海水通量就低了,再如污废水处理膜表面易粘附抗污难,还有退役膜固废成分复杂,高效无害处置难等等。

  作为新型化工分离领域的战略制高点,如何实现绿色高效膜分离的“跟跑”到“并跑”,甚至局部“领跑”?再遵循过去的制膜、用膜方式,重复老路走不通。膜技术从制备的机理研究到应用、再到废膜回收的“一条龙”都需要创新。

  三位院士领衔的团队,十余年来迎难而上,从基础理论研究入手,发明了超薄脱盐膜、长效抗污膜、核素吸附膜3类核心材料,取得新型膜分离原理、膜材料制备、膜法水处理及膜固废后处理全链条技术与工程创新,水平国际领先,打破了发达国家近50年的垄断格局。

  在膜固废领域,团队将吸附与分离结合,在膜材料表面利用亲水材料,下面分多层控制变化,将原本两到三年必须更换的污废水处理膜延长到五年。

  “项目成果解决了我们膜材料领域的一些卡脖子问题,使我国的膜技术从大国迈向了强国。”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膜分离与水处理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高从堦说。

  成果显而易见:建成超大型海淡工程,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实现芯片超纯水分离膜国产化;解决了过半头部药企药物高纯化难题;成果应用于30个省级行政区,技术和产品出口到24个国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在首届京津冀生态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作主旨报告时说道:“我国健康水面临‘从源头到龙头’的诸多挑战,技术创新是破解‘健康水’制备关键技术的动力。”

  我国多地海岛居民已经吃到“头口水”,实现向海洋“要水喝”。项目研发的渗透性-选择性“双高”超薄脱盐膜,保障了海岛用水。

  在浙江舟山建成了全球单机规模最大的海淡工程,支撑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炼化一体化项目,海水淡化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更好的发展,要向新技术借力。团队目前制定了研发的几大方向,最新潮的当属人工智能与膜材料、膜过程的结合,开展能源膜领域的研发与产业化工作。

  获奖背后的密码就藏在这六个字里。采访过程中,记者感受到有组织科研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推动作用。当这种科研项目来自一所双非(指非“双一流”)高校,就尤其显得难得。

  创新,起源于浙江工业大学10余年前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超前的布局。2013年,浙江工业大学牵头组建了浙工大膜分离与水处理协同创新中心,给予中心“特区”政策保障,全力开展有组织创新,2014年中心被浙江省认定为第三批协同创新中心。由于协同创新中心突破了科研的体制壁垒,吸引天南海北的高校院所企业团队源源不断加入。

  高从堦回忆说,得益于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侯立安院士与自己及郑裕国院士组织浙工大、浙大、杭州水处理中心等优势成员单位和团队,聚焦了我国沿海石化、生物医药、芯片制程、核能利用等多领域膜法水处理的重大需求开展协同创新,研究成果应用于天津膜天膜、杭州科百特等企业。

  可以说,浙江工业大学牵头组织全国优势科研力量,开展“十年磨一剑”的协同攻关,为抢进膜水法快车道抢占了先机,也为今天的一等奖奠定了重要基础。团队一致认为,项目的成功得益于我们国家对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方面持续不断地重视与投入,得益于浙江先进的产学研体系,得益于浙江工业大学鼓励创新、鼓励转化的氛围。

  10多年以来,浙江工业大学膜分离与水处理协同创新中心团队授权的发明专利里,近半实现了转化或转让。团队也孵化了一批专业从事膜技术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和工程应用的企业,仅杭州地区就有20多家,杭州由此发展成为全国领先的膜产业发展集聚区。

  当前,浙江正努力在体制机制上布局,让教育、科技、人才等工作有更大协同。去年2月,浙江召开“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动员部署会,教育、科技、人才三要素环环相扣,嵌入建设“315”科技创新体系的六大行动中。“大力实施高校‘双一流196工程’”更被列为实施重大科创平台提能造峰行动的重要一环。如今更是已有4所高校制定“一校一策”的发展政策。

  信号很明确——建设“双一流”,不能简单理解为“争帽子”问题,根本目的是补齐高校对科技创新贡献度不足这一短板,引领大学更好支撑浙江高质量发展。

  布局,是为了规避“木桶效应”,更上一层楼。当前浙江共有本科院校60所,其中仅有3所入选国家“双一流”高校建设名单。这与周边上海、江苏等动辄十五六所高校入选的省市相比,差距不小。

  “双一流”高校的数量,直接关系“双一流”学科的数量。目前,我省共有23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数量虽位居全国第五,但远低于上海的64个和江苏的48个。同时,浙江的23个“双一流”学科分布并不均衡,其中21个落在浙江大学,省属高校里中国美术学院和宁波大学各有1个。这一数据,也与“浙江高等教育总体实力与经济实力不够匹配”的公众感知相吻合。

  我省有五家双非高校以院士校长带队的意义就在于此。以高配身份,进一步引领浙江高校向前发展。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浙江主持的5项目成果中有3项来自双非高校,打破浙大一家独大局面,改革与培育初见成效。

  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开展研究,是院士校长们锚定的目标。“我们最终的目标,是研究清楚生长因子的重要功能与机制,开发出适合中国人基因的细胞生长因子新药物,能造福疾病患者。”主持完成“生长因子FGFs调控糖脂代谢新功能与新机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院士说。

  更进一步讲,在浙江科技界,“寒武纪”已是不少科学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当前,以人工智能为引领,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领域的创新你追我赶,我们正迎来创新成果大爆发的“寒武纪时代”。科技创新不仅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区域之间、企业之间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也空前激烈。

  就像浙江工业大学膜分离与水处理协同创新中心团队的共同愿景,我国的膜产业仍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些原创性的成果还不够,未来希望能够加大对团队中年轻人的培养力度,减少对他们的考核评估,让他们能专心科研,做出一些有中国基因的膜理论、有中国标志的膜产品,有中国烙印的膜技术,成为中坚力量,推动全球膜技术的发展。


Tel
Mail
Map
Share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