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毕业于学物理系,继而在中国科学院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取得硕士学位,紧接着从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还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光物理重点实验室做过两年的博士后研究;他曾亲自创业,立志将庞磁电阻材料推进产业化应用轨道;现如今他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始终坚信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是光明的。亲身创业的经历,让我深刻明白产学研用不能光靠热情,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研究、过硬的工程技术以及成熟的市场运作基础上。”赵昆这样表示。他说,他现在就是从基础研究出发,立足光电子学研究服务石油行业发展。
“围绕国家能源战略,研究化石能源和新能源领域的基础科学问题,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赵昆教授如是说。针对石油石化行业对光传感与光探测技术的重大需求,他组建了“光传感与光探测”科研团队,创建了“光传感与光探测”校级重点实验室,开展光学新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
光谱分析与激光检测技术是实验室的研究重点,也让赵昆教授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他和他的团队在“材料物理学与化学”重点学科支持下建成了太赫兹波谱与探测技术平台,针对石油石化领域对在线实时快速检测技术的重大需求,致力于太赫兹技术在化石能源与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开发可应用于油气资源领域的可视化实时光谱监测系统,进一步提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太赫兹技术应用领域的国际地位。
随着对石油行业的逐渐深入了解,赵昆教授敏锐地意识到,光功能材料与器件在石油行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下大力气将相关研究深入开展下去。“今后,油田的发展方向肯定是走向数字化。海量的数据传输对传感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开发了快速响应光电探测器。”赵昆教授介绍道。
其实,快速响应探测器的设计要求非常高,不但要具有很高的传输速度,还要耐得住井下高温,同时更要经受高压和腐蚀环境的考验。应该说,其设计难度非常高。然而,为了推动石油行业发展,赵昆教授带领着课题组迎难而上,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的非制冷、宽光谱、超快响应光电探测器,在油气安防、井下检测、石油勘探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相关技术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并被国际著名期刊Applied Physics Letters报道。
“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各种优势资源,合作研究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自然基金的支持下,赵昆教授带领光传感与光探测团队与伦斯特理工学院太赫兹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学、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太赫兹光电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密切协作,建立起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我们也在探索从纳米复合功能材料、智能完井传感与测控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带动实验室发展走向新的台阶。”赵昆教授关注的还是实验室的发展。
随着实验室的发展和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赵昆教授思考的更多是人才的培养和团队的锤炼。他深知,未来科研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为此,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乐此不疲地投入到了实践之中。
作为我国石油行业科技发展的重要智库之一,中国石油大学肩负着为行业发展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的重任。身为理学院主管研究生教育与教学的副院长,赵昆教授始终坚守着这一方向“我们应该培养两种类型的人才:一是具有工程化意识的科学家,致力于追求国际学术前沿;一是具有科学素养的卓越工程师,满足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在实际教学指导中,他一直遵循着这样的规律并努力实践着。
大力建设一级学科,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一个较高的平台,是赵昆教授努力的方向;坚持基础研究,注重交叉和综合,努力建设特色学科,积极推动构建拓展和优化研究生创新平台,在建设产、学、研、用联合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构建以工科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的石油特色公共基础课程支撑体系,也是赵昆教授努力的方向。殚精竭虑,无私付出,是一个园丁的忠实使命。近年来,实验室大力培养人才的成果已经逐步显现出来。比如,2009届硕士生刘昊凭借出色的表现被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录取为博士研究生;2011届硕士生岳增纪进入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不仅如此,多名毕业生已成长为行业内的骨干和精英,在工作岗位上发挥着自身的特长。
名师出高徒,赵昆教授认为:“一流的研究生教育必须有一流的导师队伍。”为此,他大力倡导导师研究教育学理论,提倡教学相长,要求教师不仅在学业上影响学生,更要在品德方面影响学生。“现在,光传感与光探测实验室拥有博士、硕士研究生37名,我希望未来他们中间有10%的人能够继续深造,其他的学生也能够在实际应用领域做得比较出色,我就心满意足了。”对学生,赵昆教授总是充满期待,并竭尽全力地帮助他们成长。
赵昆 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理学院副院长,光传感与光探测实验室主任,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主任,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兼任中国稀土学会固体科学与新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新材料产业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理事、北京市物理学会学术交流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国际材料物理中心成员。在Adv. Mater.、Appl. Phys. Lett.、Phys. Rev. B等刊物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3项(已授权17项),合作出版专著2部,教材1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