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锦后旗头道桥镇挪二村二组的农民已经开始忙着做温室大棚二膜保温。大棚四膜保温增温促早延后栽培技术是在市政府和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共建的院市科技合作项目,由内蒙古农科院和市农科院共同研发的一套易操作、低成本、高效益的新技术。该项技术在原来大棚外棚膜和地膜覆盖的基础上,增加了屋脊状二膜(套内棚)和小拱棚膜覆盖的四膜保温技术。
去年,挪二村二组园区有70多个棚实施了农科院的大棚四膜技术。使用这项技术在上了二膜后不怕早春冻害,可以提早10来天移苗、提前七八天上市了,价格可较之前多卖2~3元/斤。该村农户张志林介绍,目前大棚一亩甜瓜收入约12000元,二茬西红柿收入约9千到1万1,两茬共可收入2到2万4,比单种一茬瓜多收入六七千元。现在村里不少农户自发安装二膜,园区内90%的农户都在按照农科院的大棚四膜技术安装,目前140多亩已经安装好,就等开春种了。
去年,在杭锦后旗核心区示范104亩,示范棚早春茬薄皮甜瓜比常规大棚提早定植了11天,提早上市8天,甜瓜平均亩产量1830公斤,亩收入1.08~1.3万元;秋茬番茄采收期延长了10~15天,多成熟一盘果,平均亩产量5369公斤,亩增收817公斤,亩收入0.9~1.3万元,在4月2号和22号两次倒春寒中,大棚四膜有效的抵御冻害,实现了两茬作物的安全生产,且亩均效益创下了2.46万元的新高,在亩均效益论英雄的对战中处于领先地位。
今年,农户自发安装内二膜的热情十分高涨,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利用农闲时间,争抢着为大棚穿“新衣”备战春耕,期待来年再创亩均效益的新纪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棚四膜保温增温促早延后栽培技术已辐射到4个旗县、7个村组,涉及土地面积980余亩。
院市合作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地方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大棚四膜保温增温促早延后栽培技术的应用,为我市设施农业高质量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下一步,院市科技合作项目单位科技人员将继续改进二膜设计方案,不断扩大示范带动面积,力争实现技术标准化,让更多农民尝到新技术带来的甜头。